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目标,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奋力开创湖北“三农”工作新局面。
粮食产量达到557亿斤,连续12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淡水产品、油菜籽、茶叶产量和生猪出栏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达到71.8%;脱贫地区累计培育主导产业144个、特色产业帮扶基地2.5万个,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达到218.5万人。我省在国家考核评估中获得“八连好”
建成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到2030年,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粮食总产量达到570亿斤以上
建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到2030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3:1
建成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区到203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
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区到203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村整洁有序,乡风更加文明
树立全产业链思维,持续深入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培育壮大链主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5个以上1000亿元产业集群
叫响“虾、鳝、米、茶、藕、菇、橙、艾、鱼”等金字招牌,推动更多湖北农产品畅销全国、走向世界
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认养农业、垂直农业等新业态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分区分类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
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1万公里,改善100万农村人口供水条件,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新增农村照明路灯2万盏
扎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推动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治理一体规划布局、建设施工、管护利用
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收近万亿元,农业上市企业达到14家
推进“虾十条”“米九条”等支持政策,举办湖北农业博览会,建成运营湖北省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潜江龙虾”品牌价值422亿元,连续6年居全国行业榜首。“江汉大米”获评“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按照每个县市办好1所优质高中、建成1家三级医院、组建1个紧密型医共体、打造1所综合型养老机构的基本要求,制定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养老、就医、入学、就业等民生问题
加强村级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能力。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动态调整事务清单,深化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创新平台载体,增加形式多样、接地气的乡村文化产品供给,引导农民改变陈规陋习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3.8%,生活垃圾分类自然村覆盖率达到45%
稳步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宅基地改革,切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将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引擎,将洪山实验室打造成种业科技“国之重器”。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攻关,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利用
80%的中小学纳入教联体,农村30分钟医疗圈基本形成,2.6万户农村特殊困难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本版文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汪彤 魏萌叶 整理 制图:万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