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现状及发展前途预测分析(图)
来源:开云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26 19:54:13

  中商情报网讯:“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新型储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23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近3倍于2022年水平。

  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GW,新增装机规模约22.6GW,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36GW。

  近年来,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也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截至2023年底,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2025年做到规模化发展、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2030年做到全面市场化发展。本次政策是继2021年《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针对“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5年储能装机规模目标、市场地位、商业模式已明确,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加强完善,储能将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加速发展;叠加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衍生新型生态系统的应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均将迎来新增应用需求。随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一直在优化,多种示范引领带动效果凸显,新型储能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的提高,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非常关注。新型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为主,电化学储能系统最重要的包含电池组、双向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其他电气设备等多个部件。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各领域龙头纷纷提前布局储能赛道不同环节,需求释放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双峰”“双侧随机性”等特征,市场对电网安全性和稳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储能调峰调频、稳定运行等需求增加。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渗透率较低,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的潜在能力。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新型储能产业将随之进一步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定位证明、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咨询服务。

  2023年度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及区域装机情况分析:山东排名第一(图)

  2023年度中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分析: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超260%(图)

  2023年中国飞机及其他航空器进口数据统计分析:进口量同比增长34.9%

  【深度】2023年江苏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之十大未来产业全景图谱(附各地区重点产业、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