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地方要履行法定支出责任。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快速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特色农产品初加工薄弱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实现突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70%以上,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各产业各环节机械化基本实现,服务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技术装备体系配套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大范围的应用,全方面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
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更好的降低作业成本,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与此同时,为适应精细作业的需求,采取了激光控制平地技术、GPS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农机产品开始大量在市场上出现,上述农机产品能对作物的产量、内在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含量等)、在地块中的分布情况及病虫害状况做侦测和记录,这不仅能为高质量的农作物栽培决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能为农场主进行耕种、施肥和植保用药提供精确指导,以此来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农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逐渐填补了国内自主生产高端农业机械产品的空缺,大幅缩小了我国农机工业与国外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现阶段,国内自主生产的农机产品品种类型愈加丰富,基本覆盖了现代农业生产的所有的环节;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可满足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业、渔业和农业运输等各个细致划分领域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户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同时伴随着农户生产作业方式的改变,农业机械朝着大型化和高效化的趋势发展。其中大型化体现在发动机功率慢慢的升高、作业工具规格慢慢的变大等方面。以联合收割机为例,该类产品正朝着割幅更宽、粮仓容积更大、配套动力更强、广泛采用静液压动力装置的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机产品也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具体体现为复式作业和联合作业能力慢慢地加强。复式作业是指可以将几道工序合并到一种机具上,通过一次作业完成多项任务,使机械能够充分的利用动力,减少油耗,节约劳动时间。此外,功能较多的农业机械可以在同一区域内完成对多个品种作物的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增加用户的综合收益。
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服务改革创新成效显现,补贴机具资质采信范围拓宽,采信管理进一步规范,生产销售“大马拉小车”产品等恶性竞争现象得到一定效果遏制,市场秩序趋好;新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全方面实施,简政便利公司申请鉴定,开辟农机创新产品专项鉴定通道,农机企业申请鉴定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新版补贴机具投档平台上线运行,企业投档实现电子化。全国农机试验鉴定信息化平台与补贴机具投档平台全面对接,农机企业申请鉴定、投档更为便利;全天候在线办理补贴软件启用,手机申请补贴APP大范围的应用。农机维修执业资格许可全面取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便民化措施加快落地,农民购机用机环境优化。农机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生产步伐加快,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传统主流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区域、产业、品种、环节上发展任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形。从区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区机械化发展较快,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典型丘陵山区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低于50%,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的水平相差较大。从产业、品种和环节上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机械化水平较低。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还需因地制宜,提升均衡发展水平。
国内农业机械行业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仍未完全自主化,制造工艺、高端装备等与国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还存在比较大差距,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还无法全部使用户得到满足需要,部分高端机具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机具大多数为中低端产品,可靠性、适应性亟待提升,部分领域或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依然明显。亟需公司在内的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引领行业实现整体进步。
农机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手段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薄弱,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并存,农机作业的经营机制也比较松散,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服务程度相比来说较低。随着农业产业体系的调整和现代农业生产的延伸,许多智能化和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农业机械应运而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农机从业人员很少,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有待于加强。
国内一些农机企业仍处于服务体系建设有没有的初期,还没有跨入好不好的阶段。一是服务网络不健全,服务能力不支撑。据调研,用户农田作业季节惜时如金,服务需求导致市场之间的竞争已经全面演变为企业间的服务竞争。部分农机客户服务网络不能覆盖销售区域,造成服务空白现象;服务人员能力偏弱,不能适应复杂故障的维修能力。二是服务响应和服务配件供应能力偏弱。尽管产品质量得到用户认可,但服务不及时、配件贵,就会丢失客户。企业不能动态掌握用户的服务需求,难以动态解决购机故障,影响用户作业。服务配件不全,则会出现供应不上或超时供应的现象。三是服务模式滞后。产品的质量缺乏一马当先的优势却注重通过服务配件、服务维修等行为盈利,造成服务商入不抵出、被动或不愿服务;用户享受不到优质服务,被迫接受低效服务;服务流程繁琐、冲突,严重弱化了产品的竞争力。
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营收达到3,068亿元;2022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营收达到2,803亿元。
我们预计,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营收将达到3,086亿元,未来五年(2023-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7%,2027年将达到3,310亿元。
- 上一篇: 习水:全力打造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链”
- 下一篇: 【48812】贺兰中地生态草场有限公司招聘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