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帮扶模式助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来源:开云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21 02:31:06

  )科技特派员作为现代科技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在区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谢青玉自入选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以来,精准对接帮扶企业的多种需求,创新帮扶形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1+N+3”(1”是一个平台,即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帮扶平台;“N”是若干种帮扶形式;“3”是科技特派员综合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影响力全方面提升)帮扶模式,助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帮扶平台是河南省政府为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而设立的一项重要举措。平台为科技特派员的科技帮扶提供了项目、人才、资金和服务等多种科创资源,他通过平台积极参加2023年度河南省“三区科学技术人才培训”,从多个角度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根据帮扶企业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他通过平台分别邀请郑州大学管理学院王刚伟副教授、河南农业大学毕会涛教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钱志伟教授和王秀红教授等多名经验比较丰富的科技特派员参与帮扶工作,为帮扶公司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

  谢青玉副教授帮扶的内乡县中以高效农业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牧原实业集团旗下的企业,专注于农业科技领域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积极带动周边农业转型升级,正朝着田园综合体的目标迈进,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出逐渐重要的作用。针对帮扶企业农文旅融合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谢青玉副教授努力创新帮扶形式,提高帮扶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构建服务单位研学旅行创新生态系统。为推动服务单位研学旅行板块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他引导服务单位加入全国丝路文化研学旅行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多方资源,联合进行研学资源开发、课程开发、标准发布、人才教育培训、信息共享和推介引流等服务工作,成效明显,适应了新时期农业研学旅行多业态、精细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经过多次研讨,对公司的研学导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手册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和教育性的特点,更看重课程实施、评价和学习成果,有力带动了园区研学活动的创新发展。

  积极进行形式多样的农业+研学实践。依据公司发展需要,他以公司所在园区的农业资源为载体,以自然和猪文化为主题,同公司有关人员设计以水培种植、种子故事和二十四节气文化体验等实践内容为框架的中小学生研学课程,课程实施开放式教育,以自然环境为课堂,为学生提供农业、自然科普,文化教育等活动;课程实施多元文化的交互教育,把乡村历史、饮食生活、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等多项内容引入研学课程。谈起2025年目标,谢青玉副教授说将同帮扶企业一同申报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一同推动河南省中小学实践教育发展。

  做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践行人。在科技帮扶的过程中,谢青玉副教授还主动多次到当地的乡村社区进行调研,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连续两年他参加内乡县默河生态经济农游采摘节,指导公司利用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服务产品,展示和传承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极大的提升了公司相关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实现了公司在农文旅融合方面的重大突破。除此之外,谢青玉副教授还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2024年他通过引进玉米新品种、现场讲解、示范指导、面授交流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帮助公司农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带动公司农户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

  科技帮扶为科技派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也极大地促进了谢青玉副教授综合能力的提升,近两年他利用实践经验先后申请省、厅级科研项目6项,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传播能力。帮扶形式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帮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两年来内乡县中以高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业研学和新型农民培训接待超4万人,带动公司增收30余万元。科技帮扶促进了公司的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2024年公司被认定为南阳市研学教育基地,明显提升了公司在研学产业方面的影响力。

  面对新阶段工作,谢青玉副教授表示将扎实做好科技帮扶工作,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